关于我们

About Us

2021
04.14

2020年夏季的我们

人在江湖,总会相逢各路朋友,前两个月太忙,上周正好处理完一些工作,趁在休假之前,为朋友们写一些文字。一段年月,一段阅历,一段思索,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吧!


1

一直前行的我们


早年,很多朋友和读者是通过丁香园网站认识我的。不过后来,我有8年时间没有上网,直到有一天广东的程医生邀我加入微信群时,才知道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了。这是一个纷扰的世界,也是一个嘈杂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媒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20年以后,谁才会记得这些发出的声音?亦或所有发出的声音中,有几个声音能延续到20年以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是生产快销资讯,还是打造经典资源,前者热闹,后者寂寞。

最初在丁香园网站捣鼓一些图文的时候,我很羡慕国外出版社制作精良的医学插图,工作的起步也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国外作品,通过在网站的业余工作,也证实读者喜欢图文并茂的资讯。早期粗糙的工作让我熟悉了很多设计软件和科学软件,如今我们能打造一体化的数字化图书,部分也得益于这些基础工作。

远离网络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琢磨数字化图书的制作技术。多年后,我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医学图书的制作和加工技术,打磨高度图文一体化的医学图书,而且已经从简单的复制模仿进入到深度原创领域。如今,我们出品的每一本医学图书,接近80%的插图都是原创医学插画。所以,每一本出版的图书都会令读者眼前一靓,打开图书,就像翻阅翩翩画册,在轻松可视化阅读中,一点点掌握知识。


岁月静好,我们一直在前行


2

一个全新的世界



2020年4月开始销售今年出版的第一本新书《心电图高色速成手册》,距离我们上一次发行彩色心电图图书已经过去3年了。这次我们带来的新书,无论从文字内容、插图制作、排版设计、时尚装帧等工艺上,都铆足了劲,图书发行后,读者好评如潮。很多读者告诉我们:“想不到国内出版的医学图书比外版图书都精美”。在回科室送书时,黄岚主任很高兴地给新书留了言,当年在新桥医院心内科工作期间,受到黄主任很多的照顾,一起表示感激。主任对我们要求虽然很严格,偶尔想起主任当年对我的谆谆告诫,其实很在理。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黄岚主任的赠言


随着新书的发行,我们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阳光心电学苑)和医学图库(www.11mecg.com),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阅读一些扩充材料和答疑;网站提供高清图片下载、网络课程和增值电子书,读者可以下载我们制作的图片用于教学等非商业性应用,5年前计划的目标终于实现了。我们的图书不仅仅是教科书,也是一本图片索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根据图片选用图片。

6月和7月,我们把《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的勘误文件制作完毕,已经上传到官网,供购买一印的读者校对(点击下载)。这些勘误电子书我们都是免费提供给读者的。7月同时开始今年发行的第2本图书《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与临床》的预售,这本书适合心血管内科、急诊内科、普内科、心电图以及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阅读,由于是一本专著,制作大气,内容丰实,插图精美,我们从国外文献和图书中引入了很多全新的心电图知识,相信读者读完这一本书,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解读将有一个全面的提升。相信这些精心制作的医学图书,会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同和追捧!

尤其值得庆贺的是,我们的图片成功登陆美国和英国的商业图片公司,可以通过美国和英国的图片公司,向全球销售我们图片的版权和使用权,而且已经有国外客户购买了我们图片的版权。这也是我多年以前的愿望: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图片作品能走向世界,可好?



我们已经通过美国商业图片公司审核的图片,所有图片都要翻译成英文,2年后,我们将开始在全球推销这批来自中国的科学图片。


7月,我们今年发行的第二本新书《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与临床》开始预售,这本书得到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血管内科的支持,特别表示感谢。科室邀请了韩雅玲院士和黄岚教授作为主审,为图书增添了学术光彩。这本书的内容偏深,是一本详实的专著,主要向心血管内科医师、急诊科医生、普内科医生和高年资心电图医生推荐,不适合基层心电图医生。当然,如果你喜欢我们制作的图片,也可以选购一本,因为在这本书里,我们针对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式都进行了心电图、冠脉和心肌解剖三结合示意,通俗易懂。

今年虽然是一个疫情特殊年,不过我们的工作进展都还很顺利,很多目标已经实现,例如读友会,我们目前已经有四个微信群;国外和国内图库的建设;下半年我们将启动在线课程的制作,与我们的图书、图库高度整合。我们的在线课程全部采用图形化界面,没有枯燥的定义和复杂的解释,只有最通俗易懂的讲解,而且我们以后的图片、三维模型和课程都是将以多语种开发,一步一步到国际上圈粉去!


3

接受尖刻的意见


在我们的微店上,《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的读者留言,96%以上都是好评,但也有极少数的批评意见,特别是图书错误、内容质疑等。必须要面对和接受这些意见,因为出版一本图书涉及的环节太多,特别是我们的图文内容很多且来自一手文献,制作过程中出现错误难免。因此,今年的第三本新书《秒懂心电图第1分册:基础概念》,我们增补了一个读者校对环节,邀请了读者参与了印前校对,印书前先把一部分错误挑出来;而且我们也会筛选一部分作者,每一位作者都要求对图书有所贡献,不再继续和“三不作者”合作,即不看稿、不推荐和不作为,合作的目标是共赢和多赢,始终只考虑个人得失,不再是我们选择的合作对象。

一位读者的批评很尖刻,认为错误是“误人子弟”。6月和7月,我们在校对完一印图书中,严重科学错误只有1处,多数小错误属于排版和制作错误,可能会给初学者带来一些误解,但基本不会影响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很多制版和创作错误我们都已经修改过来了,二印的修改文件接近7000字,相当于重写了4个章节;此外,二次印刷我们采用高清图像,重新绘制了一些医学插画,印刷品质全面提升。相信8月二次印刷的《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发行后,图书更为优质,会得到更多老师和同行的认可,也更适合向初学者推荐。



全新一代可视化心电图图书

我们图书的内容都来自一手外文文献,肯定存在原始研究数据不统一、解释矛盾和现象违拗的地方,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然。如果多个国家的不同研究者进行相同研究,最后得出相同数据,这肯定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的质疑,建立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读友会和公众号,公布了制作团队的联系方式,读者可以根据图书二维码很快找到我们,对图书内容有质疑或有不同的反馈意见都可以及时联系我们。我们都保留有文献备份,还可以随时为高要求的读者提供原始文献服务。
在当前国内医学出版社和科技出版社纷纷引进外版医学图书的年月,我们始终在坚持原创医学图书,品质已远远超越外版图书。

3

牵手新朋友



《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在全国热心读者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建立了三个群的读友会。我是工作下午和晚上,平均每天工作12~14小时,早晨睡到自然醒,主要是休息眼睛。现在,我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帮忙看看读友会群里的心电图,回复一下读者的问题,由此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很多都是新朋友,特别来自基层医疗单位,并非全职进行心电图诊断,并不需要过于深奥的心电知识,只要能够顺利完成心电图诊断即可。对于他们而言,系统读完一本《黄宛临床心电图学》可能都很难,因此开发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基础图书可能更适合,读完2~3页让他们明白可一个心电图概念、定义和诊断标准。

三个读友会都有热心的群友举行读书活动,每天读几页书或做几页笔记,即使是初学者,相信把这本书读完,肯定会熟悉临床常见的心电图诊断,特别是一些术语。选择一本合适的基础图书通读下来,逐渐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再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深的专著,通过网络课程扩充视野,学习一些实用性技巧,事半功倍。因为维持群的老师告诉我:很多基层医生没有到大医院进修的机会,只能通过看书、看网络课程和网友交流自学专业知识,这也是我们做好基础图书和打造精品课程的潜在点。

非常感谢这些新朋友在群里举办的读书活动,说句实话,我们要完成图书和图片的创作,不可能花费很多时间经营群。非常感谢这些来自基层的朋友,他们觉得图书不错,时不时会在朋友圈帮我们转发新书的信息和推荐。下图是一些基层医生的读书笔记,这让我想起大学年月,买不起书,就在图书馆里整整抄了一本心电图书,我记得当时是抄的天津医科医科大学石教授的著作。



阳光心电学院的读书活动


4

重逢老朋友


读友会的成立,让我遇到了很多老朋友。一位来自东北的朋友,拍了一张我们九年前出版的图书问我:“你是这本书的宋老师么?”原来,经过前10年的图书发行,我们已经在国内积累了很多读者。长久以来,缺乏和读者的直接交流一直是我们的遗憾,随着读友会的逐步建立,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接受读者的反馈,倾听他们的意见,完善他们提出的建议,像《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很多勘误都是一位读者快速读完全书为我们提供的。同时,我们也能够知道不同医疗单位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打造不同深度内容的图书和资讯。

让人感动的是,有不少读者是从我们出版的第一本图书一直追随到现在。2009年我们完成的首部作品是《心电图临床解读》,当年读这本书的医师,现今至少是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仍然选购我们的基础图书,是因为他们从心底喜欢这些精心创意、设计和制作的可视化医学书。有一位教授曾对我说:“现在这年月,谁还读书?”其实,不是读者不喜欢读书,而是国内科技出版的模式太落后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专业读者需求,出版的医学图书,要么沦为职称评定用书,要么是会议用书,能够真正打动读者,捕获读者内心,成功走向市场,商业化运作的医学图书寥寥无几。





《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受到基层读者的好评和他们自发的推荐


2014年至2018年里,我主要为出版社制作医学科普图书。通过制作这些图书,掌握了更多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技术。因此,当2018年再次制作心电图图书时,团队已经能够输出一体化的数字图书,出版品质已经远远超越了国外同类医学出版物。在国内,即使其他出版社企图模仿和复制我们的图书,都是无法做到的,因为我们的创意是无穷的,旁人永远无法知道我们下一本图书会如何制作。

随着我们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一些老朋友通过公众号也发现了我们。他们一来就问我“嗨,你是当年丁香园上的浅浅阳光?”这些老朋友真的让我很意外,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网上活动了,即使是微信时代,手机里不过20来个群,几乎都是前三年朋友帮忙加入的专业群。可能很多人以为我已经放弃专业了或沉寂了,其实我们远比原来更为壮大了,现有资源已经超乎了大家的想象。欢迎这些老朋友的到来,难得多年前的一些小工作让他们挂念;不过也感谢岁月带来的隔阂,多年以后再和老朋友们重逢时,我们已经为大家带来全新的可视化心电资讯,耳目一新的图文制作,更加丰实的专业沉淀,每一次推送都会让读者加深理解心电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巧。

5

一份小心意



非常有幸通过我们的图书、图片和公众号能够结识全国的读者朋友。

随着我们图书品种的不断增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读者和老朋友陆续加入我们,读友会将越来越庞大。国外的图库我们正在积极建设,《心电图高手速成手册》的图片全部翻译成英文,上传到美国图片公司,需要1年时间,预计2年后,我们将全球营销科学图片,相信还会有不少国外读者加入读友会。

回想过去的时光,就像阳光下朵朵飘散的肥皂泡,每一个里面都装有曾经的梦想、期待和努力;当不小心触碰时,纷纷化为小小的霓虹。就算再辛苦,也要抹掉额上的汗,一路前行!每天,我都会倾听两种最美好的声音。一种声音是清晨小区树林里的小鸟叫声,夏日里,五点左右就有睡醒的小鸟开始鸣叫,而在冬日里,它们也要晚醒来1小时,叽叽喳喳催醒我们,开始一天的生活;另一种声音是傍晚孩子们在院落里嬉戏打闹的欢笑声,无忧无虑似银铃,洒落在落日的余晖里。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不仅让我们始料未及,也未有人会想到会迅速波及全球。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第一次亲历瘟疫的全球流行,还不知道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革?国内解封后,周边的餐饮店至少关掉了五家,原来这些店生意都不怎么好,但只要每天能开店,至少有一点希望,疫情三个月把他们最终的希望彻底关停了。我在一家转让商铺的门窗上,看到一张留言条:“老板,虽然你们歇业了,但请把移动充电宝归还。联系电话:**********”,不知道业务员最后联系房东拿回移动充电宝没有。每天下班回家,遇到小摊小贩,勿忘照顾他们几块钱的小生意,在艰难的日子里,让大家也要充满希望的过下去。

很久没有为我的读者写文章了,主要是因为自己早已过了谈风谈月的年龄了,再在网上闹腾“青葱岁月”“美好初恋”,不仅有失大叔的身份,也会惹人笑疼;此外,每天忙于阅读文献和制作内容,也没有多的时间去谈天谈地了,真正为基层医护人员制作一些切实可用的资讯是我们的目前的工作重心。下半年打造一批可视化通识性心电图在线课程,整个出版网络就完全成型了。现在回头看,我们的数字制作技术已经在国内科技出版行业遥遥领先,不要求公司做多大,但一定要做最棒的小公司,做所属领域里最亮的哪一颗星!

我们的工作室位于重庆美丽的嘉陵江畔,远方的朋友有机会到重庆,欢迎到工作室小座,可以喝茶、听音乐和看书。工作室附近的重庆美食味道不错哦,只要你不怕辣!



11m数字出版位于重庆嘉陵江畔


感谢我们创业路上一直相伴的师长、朋友和读者,没有你们的鼓励,我不会坚持到现在。在这个瘟疫流行的年代里,祝福大家以及家人平安!